“网红大米”吸引市民体验农耕乐趣
市民喜爱的“网红大米”其实就是紫糯米。去年丰收季节,外冈镇试种的50亩紫糯米水稻由于外型酷似薰衣草,引来了不少市民慕名前往参观拍照。今年,嘉定区外冈镇农业部门借着市民对紫糯米稻田的喜爱之情,在种植区开展了“网红大米养成记——嘉定外冈紫糯米众筹计划”的观禾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加。
据介绍,这片生长着“网红大米”的万亩粮田,原本是当地农户们的自留地与宅基地,这里两三亩,那里三五分,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地分散种植着不同的农作物。近年来,嘉定区外冈镇的这一区域被列为第一批市级土地整治试点项目,也是近郊城市统筹型土地整改项目,共分为三个片区涉及六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达9245亩。如今,这片土地经流转、养护后,已成为合作社+互助小组+家庭农场模式下的种粮基地,并吸纳了50多名农机手作为家庭农场主。这片种粮基地按照标准化粮田建设,使用先进的水利设施与农业机械,基地生产机械化作业率达100%。生产操作全程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风吹稻田,紫色的麦穗随风摇摆,远看还真有几分薰衣草花田的浪漫气息,只是迎面而来的不是花香而是稻谷的清香。”市民陈女士去年就曾在徐秦嘉北郊野公园内观赏过紫糯米稻田,今年无意间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紫糯米的众筹计划,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可以带小朋友体验他们平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插秧,能够参与稻田管理,还可以到现场亲手收获这美丽的紫糯米,我觉得挺有趣的,也可以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粮食的珍贵。”
“先将一捆捆的秧苗分解开,左手拿着多余的秧苗,右手插秧。插秧时要注意间距,一边插一边向后退,纵向横向都要整齐。踩在泥地的脚要少挪动,这样才能避免秧苗插在泥坑里,长不实……”尽管烈日当头,现场的小朋友仍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十分认真地边学边做。体验了人工插秧的辛苦与难度后,工作人员又在现场向大家展示了机械化插秧的便捷,作对比。在现场,参加众筹的市民不仅体验了插秧还参观了田地、烘干机房、加工流水线等。
外冈镇烘干加工中心也于2013年5月竣工并投产,占地面积24亩,其中仓库、烘干机房等建筑面积7276平方米,是一个集粮食收购、烘干、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烘干中心。内设四组烘干配套设施流水线,包括三组9台50吨位烘干机配套设施,一组2台30吨位加4台12吨位烘干机配套设施,装机烘干总量558吨,年烘干粮食达1万吨以上,同时还配备日加工量可达10吨的优质大米加工流水线,这一流水线可根据米粒大小、颜色深浅进行自动分拣,将大米与紫米区分开来。目前,该基地已实现机械化集中收割、运输和上万吨湿粮清理干燥,保证粮食“不落地”,保持粮食的原始质量和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