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手机“种”葡萄 物联网打造智慧农业

发布时间:2018-04-13 09:32:00 点击数: 来源:信息中心

葡萄生长环境数据随时查看,大棚情况远程视频了解,超标数据实时报警,病虫害远程诊断,“数字名片”直达消费者……这些需求对于嘉定的葡萄种植户来说简单了,只需要拿起手机关注嘉定农业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及时获知情况。

     据了解,从2015年起到2018年,嘉定区农委在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和农家苑共4亩大棚内试点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专家系统、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和控制,即使远在千里,基地用户也能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掌握葡萄生长环境数据。

      生长环境智能管控

  平台手机端整合嘉定农业微信公众号中,为基地用户提供一站式平台入口,随时随地掌握葡萄生长环境数据,包括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PH值、光照强度,同时通过远程视频查看大棚实际情况。经与葡萄种植专家系统比对后,对超标数据实时报警,基地用户可以根据专家意见做相对应的农事操作。实现葡萄在不同生长周期内的科学、智能管控,从而提升葡萄品质、减少人力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f61c80ca1d5d45b7887376e2d7050aa5.png

远程病虫害诊断

    依托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丰富的专家团队资源,当基地用户遇到种植问题时,可以拍摄病虫害照片,并配以为害部位、具体症状等文字说明,热线专家根据描述信息将专家意见和解决办法反馈给基地用户,实现病虫害的远程诊断。同时,基地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端获得最新的农技知识和农事提醒。

全方位展现基地品牌形象

    为基地用户提供了品牌宣传平台,较以往图片加文字单一的展现形式,“数字名片”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现在主流的微信平台进行农场品牌宣传,让消费者看到农场全景、生产过程、荣誉证书、检测报告等,实现转发分享,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体验,在塑造基地品牌形象的同时也拓宽了销售渠道。

    该项技术是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物联网技术在葡萄种植中的应用”的课题成果。该应用项目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打破了信息数据交互壁垒。系统开发严格按照上海农业物联网云平台接入标准与规范,实现市、区及基地数据对接、互联互通,充分共享项目建设成果,这也是在嘉定的首次尝试。


分享到:
来源:信息中心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