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示范 树典型 嘉定区“动物防疫示范村”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
今年6月,嘉定区代表上海市接受了农业部春防督查组的督查。督查组专家在听取了汇报以及现场实地检查后,对嘉定区动物防疫示范村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上海市全面推广动物防疫示范村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建议将嘉定动物防疫示范村建设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
近几年,随着我区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嘉定养殖业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农村动物养殖结构,养殖模式,基层动物防疫管理随之也发生深刻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加强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从2014年开始,区农委疫控中心积极创新,以建设“动物防疫示范村”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在动物防疫示范村建设的保障上,嘉定区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制定了实施嘉定区“动物防疫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动物防疫示范村建设标准:(1)示范村应免动物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挂标率达到100%;(2)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动物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3)免疫档案、免疫卡与养殖实际情况一一对应,记录完整规范;制定动物防疫示范村考核标准,负责基层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技能。各乡镇农办与各示范村居委签订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书,负责区、镇及村之间的协调工作。各乡镇兽医站负责防疫示范村的遴选工作,以及日常的饲养管理、动态免疫管理、各类档案建设;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提高防疫技能。各乡镇确保基层防疫队伍的稳定、协调,区疫控中心负责对基层防疫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技能;落实防疫工作补助经费,区农委及区财政局共同修订了《嘉定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实施办法》,为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提供了经费保障。
在动物防疫示范村建设主要做法上,主要是各乡镇兽医站根据各镇的养殖情况遴选养殖量大、养殖动物种类多,具有代表性的村作为防疫示范村,统一制定“动物防疫示范村”网络责任图,并上墙公布,每个示范村设定联络员、防疫员、统计员各1名;各乡镇辖区内行政村养殖分布情况上墙公布,每个月更新,形成养殖动态管理,对防疫示范村每户的动物养殖情况形成动态管理,每月形成报表;对防疫示范村每月新增的动物及时进行免疫,建立动态的免疫档案,做到免疫工作不留空挡,免疫密度达100%;乡镇兽医站每月对防疫示范村开展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反馈整改,不断完善防疫示范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乡镇兽医站每季度召集各防疫示范村具体负责人开展工作例会,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疫控中心负责整个防疫示范村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每年对各防疫示范村开展两次督查考核,严格对照考核标准检查各项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评比,不断促进防疫示范村工作的顺利推进。
示范村建设颇具成效,起到“以点带面”,可复制、可推广效应,目前我区具有一定养殖量的村都纳入了示范村管理模式。示范村管理模式实现了动物养殖和防疫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通过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防疫员责任性,加强了区、镇、村级三级联动,有抓手、有亮点,稳固了基层防疫队伍,强化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适应新养殖形势,从示范村建设吸取经验,2018年嘉定区积极“尝鲜”在每个乡镇建立了1个狂犬病“免疫示范村”, 旨在提高我区农村犬狂犬病免疫率,提升全区狂犬病免疫水平。
从2014年到2018年,我区动物防疫示范村从最初的14家增至21家,并新增了8个狂犬病免疫示范村,随着动物防疫示范村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区畜禽免疫覆盖率及免疫密度逐年增加,免疫抗体效果逐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综合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全市动物疫控系统的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嘉定区的动物防控工作得到了市里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