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我身边的优秀农委人之先进集体】农机站新型农机推广班组:脚踏实地 助力嘉定农机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16 17:12:00 点击数: 来源:农机站

       在区农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支持下,新型农机推广班组以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做好新农机、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努力提高嘉定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在这几年中,班组取得了一些荣誉和成绩,比如2016年全区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6.4%,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在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中,基本解决了绿叶菜的耕、种、植保等环节的机械化技术,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为全程机械化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6d1f7118cc9453ba4c12694b85569ab.png

新型农机推广班组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对新引进的机具进行本地区适应性试验,因为再成熟的机具,也可能因为使用中某一个环节没做好而导致没法使用或者使用效果不佳,这时就需要他们做好试验工作,掌握使用方法,为合作社推荐适合本地区的农机具。

比如为了响应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创建要求,农委提出了减肥减药的双减工程。去年班组引进了带侧深施肥的插秧机进行试验。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是一种既能够保持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原有性能,又能够将颗粒复合肥同时施于秧苗侧位的复式作业机器。跟之前的试验项目一样,班组也是自己下田去操作这个机器。既作为农机志愿者帮合作社解决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为试验项目收集了第一手试验数据。作为农机志愿者,班组也遇到过一些困难。首先就是陷车,因为涉及小农水改造,田块的情况都比较差,非常容易陷车,甚至到最后因为严重陷车,插秧机损坏而不得不终止了整个试验。其次就是肥料下料口容易堵塞,排堵又很麻烦,得开到田埂上,打开整个肥料箱倒出肥料后,才能通到下料口。导致了整个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基本每天只能插20余亩地,只有传统插秧机一半的工作效率。试验结束后班组进行了总结。陷车是因为客观原因,农田改造,这个等土地沉实后自然就解决了。肥料堵塞是肥料结块后堵住了下料口,结块是因为当天作业结束后没有把剩余肥料清除,导致在肥料箱内受潮结块,另外近期雨水多天气潮湿,合作社可能疏忽了,防潮措施没做好。唯一让人欣喜的是,采用测深施肥的秧苗,长势确实好于常规插秧的秧苗。分析了原因后,班组及时和合作社进行了沟通,建议改进肥料的存放方式,做好防潮措施。今年5月底,班组再去合作社插秧,田块经过一年的沉实,去年的陷车王没有再陷过车,肥料相对干燥,也没有发生施肥堵塞现象,作业效率显著提升,马上得到了合作社的认可。三天的试验过程非常顺利,收集了第一手的试验数据,为以后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fb9d2b4abf04f47a5c5a0c803caef2d.png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推广班组对机器进行一些改进的。班组现在正着重解决绿叶菜的机械化推进。针对小青菜、生菜的种植,他们帮助绿望蔬果合作社引进了韩国进口的一台高密度移栽机,希望解决高密度移栽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机器经过安装调试后,使用是比较正常的,也符合合作社的种植要求。但是很快合作社就反映,现在新型的深翻机和旋耕机作业效果好,土地打得松,新引进的机器自身比较重,很容易陷车。陷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机器自身太重,一个是所配的轮胎太窄受力面积过小。由于自重问题不容易解决,因此班组开始尝试把轮胎加宽。单位同志提出插秧机的轮胎宽一点,大小基本一致,应该能够替换。经过协调后,班组在其他农机合作社的报废插秧机上拆下一组旧轮胎,并装在了移耕机上,轴心尺寸都完美匹配,经过调试,机器运作没有任何问题。

每一项新机具新技术都是这样不断磨合改进后才得以在本地区推广的。现在已经大面积推广的有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水稻精量穴播技术、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实用技术及各类新农机的应用等,已经试验成功作为储备技术的北斗辅助无人驾驶技术、麦子机械化条播技术,以及为了减轻粮食烘干成本,今年开展的生物质燃料的热风炉烘干机的试验等等。

4cc5de5965d14f7a9e9727ed22a6eee0.png

作为技术推广人员,年轻是他们的优势,因为他们还有时间去努力,去学习。在之后的工作中,班组一定将一如既往更加努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为嘉定农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来源:农机站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