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优秀农委人之先进集体】农业信息中心宣传组:宣传平台的“幕后”团队
嘉定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宣传组的工作职责,是一份平凡又不平凡的坚守。
之所以说它“平凡”,是他们在看似简单的“写稿-改稿-审稿”的日常工作中精耕细作,力求使信息内容更加贴近农民和市民,从而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宣传效应。说它“不平凡”,是因为他们所承担运维的嘉定农业网和嘉定农业微信公众号,是代表嘉定农委的两个对外宣传窗口。这其中有农委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个科室、单位的共同协作与参与。

而谈到“坚守”,则是运维宣传平台的特殊性所在,他们偶尔怕自己“太忙”,更多时候是怕自己“不忙”。“太忙”的时候,他们没有准确的上班时间,也没有下班时间。今日事要今日毕,是他们保证信息时效性的关键所在。去年7月,在农委的牵头下,嘉定本地农产品直接进社区,实现“农社对接”,居民们在自家的门口就可以买到蔬菜了。为了这一条稿子,组长严绚丽提前一天就做好了分工。当天凌晨4:00天还没亮,宣传组就兵分两路出发。一组直接赶往工业区的沥江生态园,在这里跟随农民们采收新鲜蔬菜、现切肉类产品,记录下“农社对接”直销点供货的全流程。另外一组则来到第一天开始营业的菊园新区直销点,跟随店员从清洁卫生、货架准备开始,直到迎来满载新鲜农产品的配货车。在团队的分工与协作中,他们完成了蔬菜从田间到直销点的全程跟踪记录,将信息内容做到最新鲜、最真实。上午结束采访任务,下午就形成稿件,在农业网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当天就收到了不少市民的“点赞”,有网友在微信留言说:原来“农社对接”网点有这么新鲜的嘉定本地农产品,又便捷又优质,应该多办一些。这篇稿件还得到了东方城乡报、今日头条、新民网等不少市级媒体的转载。
在忙碌的工作之后一定会“感觉身体被掏空”,但现在回味起来,是满满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还有团队在共同工作中感受到的幸福感。而遇到“不忙”的时候,那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和焦急,简直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不论农事工作是否繁忙,不分淡季与旺季,更不管信息员们是否提供新闻线索,运维宣传平台的“铁原则”是——每天“雷打不动”都要保质保量地及时更新信息。为了避免“不忙”带来的“稿荒”,宣传组总是需要“拓荒”。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工作也是不分地点的。因此,宣传组会从宣传角度出发,抓住一切农民、市民关心的线索前往采写稿件,在炎炎夏日保证夏淡蔬菜供应时,在台风暴雨后杂乱泥泞的蔬菜大棚里,也在寒冬大雪过后湿滑的田间小道上,都有宣传组的身影;他们也会自我加压,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方式,在农业网站改版的17次反复修改、千余条数据的重复导入、3轮查漏补缺工作中,在“嘉定农业”公众号今年的全面升级前夕,在办公室、在会议室、在家里的电脑前编辑稿件,特殊情况下,不论半夜还是凌晨,微信工作群里一直都在线交流……这些都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他们经常在办公室完成工作一抬头,早就过了下班时间。几年前,宣传组一次下班的时候发现,由于时间太晚,门卫已经完成巡逻,在6号楼下的大门加上了一把大铁锁。当时是他们第一次被反锁在楼里,忽然感觉有些手足无措,这下可如何是好?杨航灵机一动,找到了底楼楼梯旁的一扇窗户,他们果断抛弃了“淑女形象”,从窗口直接跳到草坪上,终于可以回家了!如今,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被反锁”经验,不但练好了矫捷的身手,门卫师傅也已经知道309这个“加班老油条”办公室,会在锁门前上来确认一下。
当然,在这份平凡的坚守中,宣传组也收获了很多“小幸运”。
按照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新的农业网在今年2月上线。今年3月,“嘉定农业”微信公众号也进行了升级,整合推出15个新功能的服务菜单。
近两年来,宣传平台发布稿件上万篇,组织宣传活动十余场,吸引了众多农业工作者和市民的踊跃参加。就在最近举办的稻田小龙虾活动中,短短4天报名时间内,就有250组家庭通过嘉定农业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他们让更多人了解农业工作的艰辛、向更多人分享收获季节的喜悦。他们收获了一大批默默关注嘉定农业的农业工作者与热心市民,其中还有近5千位忠实“农粉”,会经常在互动平台进行交流。

宣传组集体也先后获得“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嘉定区巾帼文明岗、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党员先锋岗等荣誉。
是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宣传组将继续坚守在宣传组的工作岗位上,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