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农村人居环境】南翔镇红翔村—— 抓治理有效 建机制长效 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发布时间:2019-11-08 10:45:03 点击数: 来源:建设管理科

今年以来,嘉定区南翔镇红翔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工作目标,立足乡情、广泛宣传、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村共20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宅,红翔村村委会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全力以赴“补短板 强弱项 促提升”,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强基础、惠民生,持续提升村容村貌

在“大调研大走访”过程中,红翔村村委会了解到村民组存在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村民日常出行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调研、排查以及意见征询,村委会及时对一处拆违后闲置的空地进行综合改造,打造成集“微型消防站”、“公共停车场”、“垃圾分类综合处置中心”以及“农村公厕”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场所,完成村民组公厕改造工程,打响“厕所革命”,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完成村民组亮灯工程,改造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在村民组主要道路及路口安装7个高清监控探头,连至村级监控网格中心,消除了村民日常出行的安全隐患,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

906f5ba66e454b9ab5ce2e3abba6ef7a.jpg

抓巡查、提质效,深入开展垃圾治理

全面落实“四清”行动

一是强化拆违控违工作常态化管理,做到每日一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严防违建“返潮”现象;

二是以村干部为主,党员、志愿者为辅宣传引导村民进行宅前屋后自查整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集中整治56次(包括爱国卫生行动29次、村域环境整治11次、垃圾突击整治16次),清理垃圾120多吨。

三是发挥党员巡逻队作用,每周开展宅前屋后、河岸水系、道路沿线、公共区域巡查工作,对发现的绿化缺失、黄土裸露及时进行补种。宅前屋后清理6次,清理淤泥6000方,补种绿化87平方米。

da7c7395a7a24f5ab69f0310d8fae9ac.jpg

建制度、谋长远,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推行“2+1+N”包干责任制

以两个村干部、一个村民组长及若干志愿者组成工作小组,实行分组包干,落实责任,做好日常宣传教育、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

深化垃圾分类“1+3+4”工作模式

组建1个专班,建设3支队伍(宣传、指导、督导),落实4项举措(2+1宣传、定点定时、由点及面、奖惩兼并),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确保垃圾分类有抓手、有保障。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多次组织开展参观学习、动员培训、宣传讲座等各类活动,入户宣传764户,宣传率达100%,不定期进行入户检查分类成效。红翔村设置分类投放点4个,资源回收点1个,配备垃圾短驳车1台、全区首台农村湿垃圾生化处理机1台,实现了湿垃圾不出村处置的效果。

e1138a7313284b1b8aa3f4cafd19ab2b.jpg

下阶段,红翔村将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要求,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更好地为百姓服务,让村容村貌“靓”起来,百姓群众“乐”起来,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分享到:
来源:建设管理科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