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农机为“三夏”农忙注入硬核生产力
规划好作业路径后,农业无人机就会自己下田播撒肥料、喷洒农药。插秧机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一株株秧苗被整齐地插入稻田中。这里是嘉定区夏季农业工作现场会,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传统的机械农机作业演示外,无人插秧机、农业飞防无人机等新型农机具纷纷亮相嘉定区外冈镇水稻田,在种植、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环节的智能化、无人化装备成为最大看点。
此次现场会展示的汉美1GQ-230旋耕机采用通轴设计,具有无漏耕、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而阿波斯3WP-500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添加了施肥装置液压升降功能,大大降低人工装肥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众所周知,机手驾驶插秧机不可能完全呈一条直线,且往返对行中也容易存在误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而上海联适导航研发的无人插秧机一秒钟内可以数次调整插秧位置,杜绝往返对行中土地浪费的情况,同时提高田间通风效果。在作业现场,该插秧机依托北斗导航,实现无人驾驶,插秧误差在2.5厘米以内。它还具备计亩、定位、作业速度检测等功能,而导航定位数据又可为后期水稻施肥、植保、收获等作业提供精准位置信息。
看完无人插秧机的演示,只见农业无人机在天空盘旋。农业无人机可以通过设备上的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并根据卫星图和预先设定的参数完成全程自动植保,配有RTK模块,精确度达到厘米级。同样,相比于传统植保机,农业无人机具有不压苗,全天候作业,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农机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举行这样的现场作业演示,主要是为了让全区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为将来搭建引进新型“智慧农机”提供基础,同时推进嘉定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大在耕、种、收、管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环节的智能化、无人化探索与实践的力度,不断加快推进嘉定区在“互联网+农机”领域的推广应用,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