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顺利完成验收
8月9日,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的《优质稻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JDKW-2019-N02]进行验收。
项目组开展了不同施氮量对“南粳46”“嘉农粳6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不同肥料运筹水平对“南粳46”“嘉农粳6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优质稻施肥技术大区对比和优质稻绿色生产技术示范验证等试验,形成了嘉定区优质稻绿色生产技术规范,为推进全区优质稻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实施期间,共建立水稻绿色生产核心示范基地20个,示范面积44789.8亩,其中2020年建立示范基地11个,示范面积25151.57亩,化肥和化学农药亩均用量比全区面上各减33.5%和19.7%,全年亩均经济效益比全区面上增收159%,总经济效益增加3217.4万元;2021年建立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点9个,示范面积19638.2亩,亩均化肥用量比全区平均减20.9%,亩均化学农药用量比常规水稻减35.9%,全年亩均经济效益比对照增收276.5%,总经济效益增加3138.6万元。
2021年在上海外冈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和上海亭翔粮食专业合作社建立优质稻米产业化绿色生产示范点,合计示范面积2600.9亩,亩均化肥用量折纯氮10.5公斤,亩均化学农药用量折纯量106.8克(毫升),示范点实收亩产500公斤,亩产大米337.9公斤,大米单价10.6元/公斤,亩产值3527.9元。示范点的建立和优质稻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路线正确,完成了计划任务书规定的考核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