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聚力,探索嘉定梅山猪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为加速推进梅山猪产业化发展进程,确保梅山猪品种保护和产业开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市优质农产品品牌效应,2月19日,嘉定区组织召开梅山猪产业化发展推进工作会,共同探讨梅山猪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遇到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市农业农村委畜牧兽医管理处处长刘金才,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黄士新,区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伟,嘉定梅山猪保种场、光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会。
会议就梅山猪场现阶段选种选育、区块链溯源试点、产业链相关推进情况,以及2025年度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梅山猪产业化预期工作目标进行了讨论。
近年来,梅山猪场通过重新建系,实施精准配种,种群繁殖性能得到有效恢复,今后将开展大体型梅山猪群体的选育工作,继而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商品肉猪。通过建立梅山猪“种源-养殖-加工营销”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发展模式,实现全链条、全环节溯源,提升了嘉定梅山猪品牌价值。
会上,光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与嘉定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梅山猪保种场)共同签订梅山猪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未来将从品种选育与培育、保种备份场建设、产业开发与推广、科研合作与创新等方面达成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共同推动梅山猪产业的开发与培育,实现互利共赢。
刘金才提出,现阶段地方猪种整体发展趋势向好,市场需求量大、本土猪种抗病力强、消费者及企业内在需求量多等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梅山猪的开发利用迈入新阶段,未来应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确保场区生物安全,利用经验资源等充分推进保种和选育工作,加大开发利用工作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实现正向循环,多渠道、多方式扩大地方猪种的品牌影响力,系统全面考虑政策法规与开发利用的协同性。
嘉定梅山猪保种场与光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双方达成共识,将进一步深入贯彻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嘉定梅山猪优秀种质资源联合攻关、持续发力。在市农业农村委的指导帮助下,以梅山猪新品种培育、保种备份及产业开发为核心,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梅山猪品牌,提升梅山猪产业的竞争力,为上海市种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上海“华系种猪”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地方猪种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