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防控 护航粮安!嘉定区扎实推进水稻病虫“五日报”工作
为科学应对水稻病虫害发生风险,提升防控精准度与时效性,全力保障水稻生产安全,区农技中心植保部门,自6月中旬水稻生长关键期起,全面启动并严格落实水稻病虫“五日报”工作制度,为田间管理决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当前,正值水稻分蘖关键生育阶段,也是多种病虫害易发、高发期。为克服传统监测周期长、信息传递慢的短板,植保部门部署精干力量,依托覆盖全区主要稻区的病虫害系统监测点,实施“五日报”制度。

高频监测,动态掌握虫情病情
植保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每五天深入田间地头,对当前重点监测对象(如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的发生种类、分布范围、发育进度、虫口密度、病情指数等进行系统调查和定点观测。他们克服高温酷暑或风雨天气,一丝不苟地查虫数、看病斑、录数据。
数据汇集,科学分析研判趋势
调查数据于每五天周期末迅速汇集,植保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比对和深度分析,结合气象预报、水稻生育期等因素,科学研判未来一段时间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潜在风险区域及危害等级。
精准预警,快速指导田间防控
基于分析研判结果,植保部门在“五日报”周期结束后上报上海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系统,并通过“嘉定三农”公众号、微信群、电话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病虫情报》、发生动态、防治适期、推荐药剂及技术要点等精准信息,送达至各乡镇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及广大种植户手中。

分类指导,提升防控效率效果
“五日报”不仅提供预警,更注重分类施策。植保部门根据监测结果,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区域及时发布防治警报,对未达标区域指导加强监测,对特定病虫害(如迁飞性害虫)指导联防联控,有效避免了“打太平药”或错过最佳防治时机,显著提高了防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五日报’制度,相当于给水稻病虫害防控装上了‘高清雷达’和‘高速通道’。”区农技中心副主任甘惠譁介绍道,“它能让我们更早、更准地发现病虫害苗头,更快地发出预警信息,更精准地指导农民在最恰当的时机采取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真正实现‘防在关键时,治在要害处’,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损失,保障水稻稳产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