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嘉定区秋季玉米新优品种展示观摩会顺利召开
10月22日,嘉定区秋季玉米新优品种展示观摩会在上海惠和种业顺利召开。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陆雪珍、高级农艺师徐莉莉莅临指导,各镇玉米条线负责人及相关合作社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会。
与会人员首先深入田间,实地考察新优品种玉米生长态势。露地区域种植的泰系玉米品种表现亮眼,作为夏季玉米茬口补充品种,能耐受35℃夏季高温,单果穗重量可达300 克,亩产量突出。且甜味适中,是目前市场中籽粒加工与菜肴制作的主要原料。大棚栽培区内,‘圣甜艾菲’和‘白美人’两大品种正值最佳赏味期,凭借皮薄多汁、柔嫩无渣的口感特质,赢得参会人员一致好评。集中展示区,25个新优品种玉米按品类整齐排列,果穗的大小、色泽、籽粒饱满度等外观品质直观呈现,为与会者提供了清晰的对比参照,也为后续品种筛选与推广奠定基础。
座谈环节,徐莉莉结合上海鲜食玉米生产现状指出:“当前嘉定玉米品种结构持续优化,但技术落地仍需精准发力。” 她强调,对于新优品种需制定差异化栽培方案,技术人员应针对种植、密度调控等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指导。陆雪珍研究员结合上海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分析提出明确要求,要以品种创新撬动全产业链升级,建立 “品种筛选 - 技术配套 - 市场对接”的闭环体系,一方面持续引进功能性品种,借鉴‘沪红糯1号’的成功经验,推动新优品种的本地化培育与推广;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定鲜食玉米分类标准,完善保鲜与加工工艺,通过品牌创建提升产品附加值。
2025年是嘉定区玉米产业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回顾上一轮玉米产业体系建设,嘉定区确立区域特色品种‘沪红糯1号”,区内推广至30余家合作社,种子远销浙、鲁、疆等省份及海外;建立10个玉米核心示范基地,首创草莓-玉米轮作模式,构建高效绿色生产体系;加入“嘉定嘉品”品牌,实现玉米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转型。未来嘉定区将继续强化特色玉米品种优势,围绕重点企业推进 “育繁推加销”的全产业链建设,通过强化种源创新、延伸加工链条、拓宽产销渠道,让优质鲜食玉米成为嘉定农业的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