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镇华庄村:从经济贫困村到幸福和谐华庄的蜕变
挖掘地域特征,发展产业特色,展现人文特点,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自嘉定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涌现了安亭镇联西村和赵巷村、江桥镇华庄村、工业区草庵村、马陆镇大裕村和北管村、华亭镇毛桥村等一批上海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宜居乡村铺就美丽底色,让我们走进江桥镇华庄村看看这里的美丽乡村画卷。
华庄村村域面积1.06平方公里,南邻苏州河,北靠四高小区,距虹桥枢纽10分钟车程周边有地铁13号线。全村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4户,户籍人口1580人,中心村内常驻人口无外来人口。
30年前,华庄村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烂河泥底板”的经济贫困村,村民以耕地传统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8个村民小组的居住地也是很分散,环境也是非常的差。为了改善华庄村村民的居住环境,1992年村委会开始建造华庄中心村,安排居民统一居住,共有农民别墅284幢。
1970年,华庄村兴办了第一家村办企业,通过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吸引本村村民在自家企业工作,目前村办企业已成功转型为4家股份制企业。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拓展发展新空间,华庄村先后有了“奔驰中升之星”、“驴妈妈”,等一批规模大、产品结构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此安营扎寨,为华庄村经济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后劲,经济实力与日俱增,2018年可支配收入2900万,并每年都能增长。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分阶段、有重点地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注重产品质量,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盘活了部分存量资产,增强了企业活力,实现了村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华庄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目标,根据区镇两级相关要求,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历年来华庄村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农村五好党支部”、“上海市整洁村”、“上海市美好家园示范村”等荣誉。华庄村在“四为精神”的引领下,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想群众所想,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为根本,以保障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优化村民生活环境为工作重点,让村民切实享受到村级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1、加大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便捷华庄”
华庄村对村民别墅集中居住区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中心村内投资近6000万建造小区围墙、修筑全村道路、安装路灯,设有天然气管道、污水纳管、数字化智能水管、小区门禁系统。村域范围内设有121路、江桥3路公交站台4个,各项设施健全,切切实实为村民带来了便利。
为了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文明文化素养,现小区服务设施有村民之家、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联勤站和便民理发店。华庄村还建造了足球、篮球、羽毛球三合一多功能球场、门球场、儿童乐园、乒乓室、健身长廊等公共设施以此来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小区内设置95个专业摄像头遍布小区每一个角落,实现24小时无死角无间断监控,并且连接联勤站的12块监控屏幕,联勤站直接连接到区公安分局,实时掌握村内动态,三年内小区作案率0%,偷盗率0%,确保安全指数百分百。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造就“美丽华庄”
华庄村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打造生态优美、绿色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花园小区为目标,对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从河道、道路、绿化和保洁四个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完成了植树绿化、整治河道、修筑石驳等重点工程,使全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同时配备了34名保洁人员、5辆保洁车和1支专业的保洁队伍,分别对河道、垃圾分类收集点和道路、绿化实行全天候保洁和管理。家家户户垃圾实行垃圾干湿分类,每天清运生活垃圾,努力营造都市村庄氛围。华庄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污水内网改造工程,建造污水纳管,并达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小区建筑物清洁美观,电力线路架设规范,无乱贴乱写乱画现象,小区内无乱摆摊设点、乱搭乱建现象。道路清洁员保证道路路面清洁,路两边无垃圾、杂草;绿化管理员,对公共绿化做好除草、除虫工作,并及时做好修剪、修补工作。对村内河道、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平整公共部位泥石地,全部种上绿化;同时新添置标准化垃圾桶、每家每户发放干湿垃圾桶一组。华庄村在无违建先进村创建过程中,及时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宣传到位,积极完成镇指定的拆违任务;对存量违建排摸清晰,统计数据完整;在全面禁止出现新增违法建筑中,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并处置;同时做好拆除的点位一案一档,归档保存,三年来没有新增违法用地。
小区内定期开展“清堆物”行动,屋前屋后禁止乱堆物,并引导村民修补残墙断壁,整理自留地,打造整洁、干净的农宅院落。小区内室外活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及时,无损毁破旧现象,公共场所亮灯率100%。公共厕所保洁员,每日定期冲洗,定期消杀,基本做到华庄村公共厕所无积粪、无蝇、无臭味,全面实施公厕保洁制。
3、提高福利待遇水平,成就“幸福华庄”
华庄村与普陀区中心医院结对共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每年组织30周岁以上村民免费体检等;开通免费“120村民急救车”,常年坚守并随时为患病老人服务。为年满65周岁的老人每周一至周六提供免费就餐;对生活困难家庭和残疾村民上门慰问等,近年来,华庄村累计建立便民服务队6支,年平均帮困慰问80余人次。华庄村还在村委会一楼设置了一个综合服务办公室,实行村干部开放式办公,村干部主动下楼服务村民。
为了提高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使得华庄村在美丽乡村的道路上进一步的提高,华庄村将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的规定与发放精神文明奖励相挂钩的方式,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的相互融合,让村民的主体作用切实发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
4、创新管理方式,成就“和谐华庄”
开通微信帐号,推进“指尖上的生活”,建立“1+4+N”村务公开模式,即每月固定一个村务公开日,每年至少更新四期村务公开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立村民微信群、QQ群、网上论坛等进行多渠道公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打通基层民主“最后一公里”,华庄村顺势而为,开通了“华庄印象”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宣传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
丰富文化活动,助力文化新风尚,华庄村加强老年文化社团队伍管理,先后成立了“红歌队”、“舞蹈队”、“老年门球队”等社团,并聘请指导老师帮助社团出谋划策、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活动安排,开展社团活动等。如利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才艺展示、手工艺评比等,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升文化涵养、真正愉悦村民心情。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村民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村民广泛参与,消除邻里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形成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2018年开始与北虹桥文创苑联手开展文化、国学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古人云:“持之以恒,万事皆成”,美丽乡村建设心系村民,造福村民,是一项长远而持久的工作。华庄村全体村民将坚持不懈地做好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让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