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农村集体资产>详细内容

推进嘉定“农村集体土地和物业租赁监管平台”建设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

发布时间:2018-01-05 17:16:00 点击数: 来源:上海嘉定

   7月,针对我区农村集体土地和物业租赁过程中存在的租期过长、租金过低、缴租拖欠、合同条款不规范等有损集体经济利益的问题,区农委组织对全区农村土地和物业租赁监管平台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年中专项检查。

    本次检查为期四天,共抽查了6个街镇、9个镇级企业、17个村。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合同的录入率和信息的真实情况;现有合同预审制度及操作情况;平台运行、预警、督办流程操作情况;尚遗留的年限过长合同、文本格式欠规范等合同的整改情况;涉及拆违合同的处理情况;平台运行和整改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好的意见建议。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要求继续加强租金收缴管理;继续加强对有证资产、资源租赁合同的整改力度;谨慎处理拆违合同,做好涉及拆违合同的后续管理工作;重视租赁过程中的日常监管,充分发挥监管平台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农村集体土地和物业租赁监管平台于2015年建立并试运行,对合同的基本信息和履行情况、文本及条款规范情况、决策形式、合同预审流程(今年新建)、红灯预警状态等等进行监管。平台主要采用与原“三资”平台系统部分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的方式,将集体土地和物业租赁信息分层分级公开,列为重点监督,具有监管方便、操作简单、内容直观等特点。监管范围涵盖了全区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出租情况(目前主要用于二、三产业);全区镇、村两级集体物业(厂房、商铺、仓储等)出租情况。

    平台从最初的5100多个合同列入监管,经过整改和拆违整治,目前存有镇、村共3741份列入平台监管,其中土地合同1341份,物业合同2400份。全区红灯预警率也从刚开始的40%以上降到目前的12.5%。公开透明的监管模式使得集体资产运作更加规范,一定程度避免了农村体土地、房屋租赁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有效保障村民利益。


分享到:
来源:上海嘉定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