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解忧 化农村矛盾
《信访条例》修订实施十五周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不断推进,农民的经营方式、土地的属性、养老保障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涌现出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更加尖锐。“1亩3分”承包地和集体收益分配上也产生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纷。嘉定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指导站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相关矛盾化解工作,及时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农经“老娘舅”介绍
1号农经“老娘舅”——居晓方
“哎,居站长,我们又来了!”工业区的几位老人多次来到农经站上访,反映自己家的承包地面积拿少了。站长居晓方接待后及时前往工业区娄东村了解情况。原来是老师傅们误解了政策,居站长用接地气的语言表述给他们普及政策法律,多次协调镇、村多次进行沟通,并邀请市农经站专家为老师傅们答疑解惑,尽最大努力消除误会。
2号农经“老娘舅”——陈伟刚
要说农经站进出人员最多、接到咨询电话最多的地方,非副站长陈伟刚的办公室莫属。路过他的办公室,经常能听见陈伟刚同志电话解答各类问题,有时还没到上班时间,他已经开始接听电话;因为接待来访者,他的办公室也是农经站人员出入最多的。这位农经“老娘舅”坚持依法秉公调解纠纷,及时解决来访群众的问题。因为有丰富的农村矛盾纠纷调解经验,所以陈伟刚也是区、镇信访办的老熟人,经常协助其解决纠纷难题。多年来,陈伟刚同志共调处矛盾纠纷200多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100%。他尽职尽责,努力使农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这位“老娘舅”用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态度、真情和热心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以上是农经站日常的工作缩影。除了以上两位“老娘舅”,农经站的其他同志也一起协助信访调解工作。大家的工作目标都是帮助来访群众解决好问题,维护其权益,努力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二、尽心尽责解决矛盾
(一)抓重点,善分析
农村矛盾存在情况复杂、历史久远、涉及面广等现实问题。并且部分来访人法律意识提高,通晓各类政策但容易从自己的角度解读法律政策导致钻牛角尖。农经站从来访人的心理和角度,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去剖析他们的真实诉求和存在的困难,做好调处工作。
(二)走访排摸,还原真相
信访工作不是光在办公室里解决,在了解来访人诉求后,农经站对信访事项审核坚持兼听则明的原则,深入基层收集信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向涉事双方了解核实真实情况,坚持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判定是非。
(三)总结经验,注重归纳
陈伟刚同志在工作中感觉到农村基层干部的欠缺承包管理工作经验,编写了土地承包法知识讲义,多次开展培训班,制定了村民小组年终分配的指导意见,以此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矛盾纠纷的发生。
(四)拉近距离,化解矛盾
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农经站直接面对的是农民群众。他们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到村、镇多次反映无果的无助者,有交通不便仍乘车几个小时来访的执着者,他们都需要寻求帮助。农经站努力做到矛盾化解在基层,积极回应农民群众有效合理的诉求。对真实有困难的群众,详细了解情况并联系村集体做好帮扶工作,加速解决他们的难题;对于要求过高的群众,拉家常、举例子,耐心开展法律普及和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调解是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平息纷争的法宝,区农经站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完善政策,推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