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生活富裕
嘉定坚持把促进农民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脚点,在面临因“五违四必”和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导致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资产减少、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等客观现状下,坚持多措并举、改革创新,不断加强政策支持,统筹区镇发展资源,实施“一镇一策”,把“造血”作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把“输血”作为村级组织收入的重要补充,持续推动资金、项目、政策聚焦,探索出一条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从而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11个镇级集体经济组织、14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770个队级集体经济组织、124个镇级全资、控股集体企业、138个村级集体企业。农村三级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为777.60亿元,比2015年增长33.96%;农村集体净资产232.34亿元,比2015年增长24.99%;村平均可支配收入1230.87万元,比2015年增长24.56%。
聚焦资金资源整合,加强各类支持保障
1.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为村级组织“减负增能”。一方面,对经济欠发达村开展扶持。首先,通过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对经济欠发达村公共管理基本运转经费等给予定额补贴,专款专用。同时,对经济欠发达村通过融资贷款出资参股或投资经营的项目进行财政贴息。还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经济欠发达村购置经营性物业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对示范村建设实施奖补。对于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实施财政奖补。此外,还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用于提升全区行政村人居环境水平,减轻村级组织社会治理支出。
2.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实现区镇村“联动共享”。一是统筹安排新增用地。明确落实500亩左右用地指标重点向北部地区倾斜,并由区产促领导小组认定8个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平台公司与特定的园区挂钩,按政策参与园区的开发。目前,徐行镇、外冈镇、华亭镇、嘉定工业区等有关项目有序推进中。二是统筹利用存量资源。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参与各类产业园区二次开发,其中,对镇平台公司在园区建设厂房物业等用于服务本市全球科创中心建设项目的,嘉定区还以基准地价的70%予以供地优惠。
3.优化监督监管机制,为村级增收“保驾护航”。一是制度先行。全面实施“村账镇记”“村资镇管”,规范村级组织经济活动,在“开源”的同时注重“节流”。同时,加强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实施村级组织预算管理和重大经济事项镇级备案制度,确保收支平衡和重大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二是科技赋能。强化“三资”监管平台作用,加强信息化管理,筑牢监督防线,提高监督部门对监管平台的使用率,切实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
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激发集体经济活力
1.注重发挥资金整合的扩大效应,提高资产收益。一是整合村级组织闲置资金,实现抱团发展。村级组织将闲置资金投入镇级平台公司,由镇平台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和运作,收购物业或开发项目。如马陆镇由各村联合成立的畅业公司、镇级企业、国有企业共同组建成立新城健康发展公司,投资建造新城健康产业园,计划2年后竣工投入使用。二是盘活现有资源,多方联合促进保值增值。改造提升现有园区,通过村镇联合、村村联合、村城联合的运作模式,设立项目公司投资经营业物业。如南翔镇已投资经营性物业项目30个,2020年实现物业收益2.06亿元。三是委托镇管理集体资产,保障稳定收益。村级组织委托镇资产公司统一管理集体资金、资产,统筹镇、村资源,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规划,实现收益增长。如菊园新区永胜村委托镇资产公司管理经营闲置资金,镇资产公司为其制定增购物业计划,包括收购商业用房、改造原工业区厂房,并与镇级公司合作开发金融小镇产业园区,由镇经济城统一招商招租。
2.注重发挥优质平台的资源优势,实现提质增效。一是镇级平台公司发挥平台和中介的作用,牵线搭桥、统筹协调,提供项目信息、决策参考,促成项目落地。如江桥镇利用镇级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激发平台公司投资运营活力,由先农村等6个村与镇资产公司共同出资,购置商业用房增加村级可支配收入。二是镇级平台公司通过收购、合作、服务等方式进行资源收储和再开发,为优势企业、优质项目定建厂房出租实现集体资金增值增收。如安亭镇,利用自身存量资产和优质企业较多的优势,主动盘活区域内资源,由镇级平台公司为实施主体,村级组织参股,为优质企业量身定制厂房和办公楼,帮助村级组织实现资产升级,收益也水涨船高。
3.注重提升乡村产业潜力,实现村强民富。借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探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能级的不同路径,实现乡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如华亭镇联一村,创新集体建设用地利用路径,通过集中统一建设农民住宅,利用结余宅基地开发康养项目,盘活“沉睡”资源;同时,农业生产承包地实施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实现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有效增收打下基础。
探索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实现共富共享
1.促进产业园区快速发展,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产业园区通过与集体经济平台公司的合作,共享土地和资金的政策红利,在二次开发中实现快速发展。同时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壮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能级转型升级,经营收益能力显著提升,为农民增收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
2.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是增加岗位稳定就业。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参与优质园区建设和项目开发,既为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也通过引入优质企业,增加更多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改善村民福利待遇。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村级公益事业提供财力支持,切实改善村民福利待遇,如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每年组织村民免费体检、为村里老年人提供“福利午餐”、组建村级养老机构、春节前发放年货等,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3.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分享经济发展红利。嘉定区已完成镇、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民从“村民”变“股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及持续增收,以股权分红的形式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享发展成果。2016-2020年,全区共102个村实施了股权分红。
结合嘉定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条件,下一步,嘉定将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为契机,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以盘活利用土地资源为抓手,挖掘农村集体经济增收潜力;以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为基础,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