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A6301000-2019-003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委
生效日期: 2019年05月21日 文 号: 嘉农委〔2019〕32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嘉农委〔2019〕32号

关于印发《嘉定区2019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5-21 浏览次数: 【字体:

各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农办):

为扎实推进今年夏季农业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确保全年农业任务的完成,区农业农村委拟定了《嘉定区2019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5月21日


                                        嘉定区2019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

 

抓好夏季农业工作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促进都市绿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节点,对于夯实秋粮丰产基础、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区生产实际,就做好2019年夏季农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面临的形势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布局和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保障农民增收持续有力,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一是“好”的政策环境持续稳定。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工作,持续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加大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农民增收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区农业农村委也着力研究出台以提质增效、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综合补贴政策,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要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强”的农业基础稳中有进。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建设,已建设高标准农田7.7万亩;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区现有大中型拖拉机363台、水稻直播机90台、插秧机119台、机械化育秧流水线51套,不断增强粮食抗灾能力;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经营面积达到3.8万亩以上。

三是“优”的结构调整方向明确。随着农业“三区”划定成果落地,农业生产结构布局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得到进一步加强,“三夏”茬口布局更加科学,今年7.7万亩左右水稻的前茬全部为绿肥和深耕晒垡,对消除季节矛盾、布局绿色优质水稻生产极为有利。“三夏”准备工作充分,目前水稻良种已全部落实到位,其中优质品种10.7万公斤、约2.7万亩,杂交稻品种10.8万公斤、约4.3万亩。此外,水稻生产相关农机的维修保养以及新机手、新技术的培训工作也基本完成。

但是,今年我区夏季农业工作也面临不利形势:一是“卖稻谷”到“卖稻米”的终端销售压力不减,随着国家稻谷收购托底价格下调,同时农资成本不断上升,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二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亟待提速,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投入(化肥农药)、高产出(稻谷产量)生产模式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压力仍然较大。三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外部影响依然较强,多变的“三夏”天气、局部较差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趋势不断扩大的杂草稻等等,均会长期存在并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

二、重点工作

(一)把握时机,打好秋熟丰产基础

紧抓农时,力争在6月15日前完成全区水稻的种植任务。一是把握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绿肥、深翻早茬口的优势,做到适期早播;二是严把播种质量关,提前制定播种计划,确保播种“时间准、质量高”,打好水稻丰产基础;三是做好机插秧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确保完成4000亩的示范推广任务;四是抓好“一种就管”工作,做好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和田间肥、水管理工作,重点关注杂草稻防除工作和绿色认证地块化学投入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强化引导,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将区域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品质提升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引导农户逐步从“卖稻谷”转向“卖大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一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优质稻面积,延伸水稻种植产业链,提高种植效益;二是加强蔬菜和西甜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管理,强化产销衔接,确保均衡供应,提高种植效益;三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尤其是做好绿色认证工作,完成年度认证目标任务,提高地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推进农业冷链建设,提高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五是持续做好家庭农场发展,提升家庭农场整体水平,发挥家庭农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管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农机安全作业常识,规范农机操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机手安全意识;加强对农机作业的安全巡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整改,确保农忙期间不发生农机安全事故。

(四)加强指导,做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坚持科技引领、效益为重、生态为先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我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集成推广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粮食作物绿色茬口模式、良种良法配套、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氮磷钾养分平衡施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注重粮田生态环境、耕地质量保护、全程机械化作业和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等重点工作,为促进我区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和支撑引领。重点做好5000亩水稻绿色生产基地落实和指导工作。

(五)加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要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增加检测频次,做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含绿色认证目录农药)的推广,强化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切实做好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二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依法查处和打击非法经营农药、种子和肥料的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三要切实做好重大疫病尤其是“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免疫管理,强化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严厉打击宰杀和出售病死畜禽的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六)聚焦重点,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落实街镇农业部门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区级已批复都市现代农业项目的实施,确保年内完成建设和竣工验收;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及时开展市级批复项目的实施工作,组织做好2020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申报工作;三是聚焦农业“三区”内基础薄弱区域,拟定年度农田水利建设计划,积极组织申报建设项目,整体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四是做好财政投资建设农田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提高使用寿命,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夏季农业工作做为阶段性重点工作来抓,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区农业农村委建立联络机制,严格执行联络制度,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各街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联络机制,制订抗灾应急预案,做到早预防、早落实,统筹安排种、管环节,推进夏季农业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部门协调

夏季农业工作阶段性强,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农业、气象、保险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农业部门要主动靠前,发挥牵头作用,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多方支持。

(三)加强技术指导

农业技术部门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种、管”两大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进行分类指导,确保各项关键配套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四)加强为农服务

围绕夏季农业工作重点,加大农业政策、产品供需、科技服务的信息发布和引导作用;加快推进各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机配备;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良种繁育基地、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标准化生产基地、科技示范户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