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A6301000-2023-007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委 |
生效日期: | 2023年08月30日 | 文 号: | 嘉农委〔2023〕30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嘉农委〔2023〕30号关于印发《上海市嘉定区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徐行镇、外冈镇、华亭镇、嘉定工业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区农技中心、区动物疫控中心:
为高质高效完成我区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创建工作任务,现将《上海市嘉定区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8月30日
上海市嘉定区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扎实高效推进我区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创建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21〕10号)和《关于深入推进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的通知》(农农(肥水)〔2023〕9号)文件精神和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相关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区2021-2022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推进情况及上级督查检查指导意见,特制定此方案。
一、基本情况
2023年全区种植区域面积预计10.3万亩,其中水稻7.4万亩、常年菜田1.8万亩、果园1.1万亩。全区规模化畜牧养殖场5家,其中猪场3家(含1个种养结合基地)、羊场1家、牛场1家,2023年预计固体粪肥年产生量15650吨,液体粪肥年产生量90000立方米。计划委托第三方处理或利用总量90000吨。
二、实施内容
(一)创建任务和主要目标
重点围绕泉泾猪场液体粪污和沥江生态园种养结合模式,实现5家规模化畜牧养殖场粪污安全科学利用。进一步优化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完善规模养殖场-社会化服务主体-农户之间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提升粪肥收集、处理和施用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使养殖、种植环节衔接进一步稳定顺畅;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开展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试验研究,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全区项目实施面积3万亩,其中徐行镇1000亩,华亭镇4000亩,嘉定工业区9400亩,外冈镇15600亩。
(二)实施主体和方式
继续培育2021年公开招标确定的第三方服务组织,提升服务能力、确保服务质量,高效完成粪肥还田任务,并做好“一场一档”台账整理工作。“一场一档”台账应包含以下内容:1、畜牧养殖场基本情况简介;2、畜牧养殖场粪污处理日常记录;3、计划还田种植户信息及面积清单;4、还田田块位置分布示意图;5、每一批次粪肥检测报告;6、粪肥接收清单(养殖场和第三方签字确认);7、粪肥运输车辆信息及工作时间信息;8、施肥服务方式、施肥服务时间信息、施肥服务照片、双方签字的作业单;9、作业汇总表,成本核算表;10、成本统计材料;11、招标信息、服务合同、三方协议、工作总结;12、以上内容装订成册并由第三方、养殖企业、镇农办封面盖章确认。畜牧养殖企业、种植户、疫控中心、农技中心、各镇农业主管部门应提供相关材料,积极配合第三方服务组织,做好“一场一档”台账整理工作。
(三)主要技术路径
综合考虑种植结构、有机肥资源、作物施肥现状等因素,以粮食区域为主,蔬菜、果园区域为辅,落实粪肥消纳区域,创新集成技术模式,改进施肥方式,推广有机无机合理配施技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充分利用养殖场现有粪污处理的场地、设施等基础条件,以本区养殖场畜禽粪污固液分离后的液体粪污为原料,对养殖场产生的粪水无害化处理储存后,在休耕期,以汽车封闭运输、田间施肥车撒施方式还田,或在农田需肥期间,将无害化处理的液体粪肥与灌溉用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进行水肥一体化施用。每亩施用数量不超过《畜禽粪便生态还田技术规范》(DB31/T1137-2019)标准规定的各类农田畜禽液肥年最大施用量。
(四)绩效目标评价
加强畜禽粪肥还田的绩效评估。一是开展还田粪肥质量监测,全区5家养殖场,每季度开展液体粪肥处理前和处理后各1次的质量检测,一年抽检4次,共计40个粪肥样品;二是开展主要作物效果监测,在水稻/蔬菜作物上布设效果监测点,计划监测点总数20个;三是开展主要作物施肥监测,在示范区和非示范区遴选50个农户,进行施肥情况及田间产量对比调查,掌握粪肥还田有机替无机的效果。
加强技术研究示范和宣传培训指导。一是开展还田粪肥的施用试验,在主栽作物水稻、蔬菜上开展有机粪肥代替化肥试验3项;二是开展示范点建设,遴选区域内粪肥基地示范点3个,在水稻、蔬菜、果树三大作物上开展示范点建设和宣传展示,提高粪肥还田技术理念辐射率,实现绿色种养结合;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围绕绿色种养循环技术内容,适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在关键农时邀请科研院所、技术部门有关专家,通过室内讲课、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
(五)项目资金使用
1、成本测算。根据本地畜禽养殖粪污类型、运输距离、施用方式、还田数量等因素,同时参考周边区域腐熟液态粪肥和腐熟固态粪肥收集、处理、运输、施用环节社会化服务成本测算标准,2023年我区成本测算如下:
(1)腐熟液态粪肥收储运施环节社会化服务成本:①收集运输35元/吨;②处理(含预处理、菌剂添加等)25元/吨;③运输配送40元/吨;④施用环节:还田费用70元/吨。合计每吨腐熟液态粪肥收储运施环节全部成本170元。
(2)腐熟固态粪肥收堆运施环节社会化服务成本:①收集75元/吨; ② 运输成本75元/吨;③处理(含预处理、菌剂及辅料添加、翻抛等)320元/吨、处理设施固定资产折旧30元/吨;④运输配送环节:人员工资25元/吨;运输费用75元/吨。⑤施用环节:还田费用150元/吨。合计每吨腐熟粪肥收堆运施环节全部成本750元。
(3)沼液收储运施环节社会化服务成本:收集10元/吨;处理设施固定资产折旧20元/吨;运营成本及人员工资30元/吨;运输配送50元/吨;施用环节:还田成本65元/吨。合计每吨沼液收储运施环节全部成本175元。
2、经费使用。为确保还田数量和还田面积科学衔接,资金使用符合有关文件要求,确定项目总成本按照年度还田数量和粪肥类型进行统一测算。项目专款用于打包奖补运施环节,按照还田面积进行统一核算(每亩补贴不超过100元),要求还田面积不低于3万亩,项目补贴资金不高于300万元,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年度任务并通过验收后由区财政直接拨付至相关企业。粪肥还田检(监)测、宣传、示范等工作支出根据市农业农村委安排另行预算。
(六)工作进度安排
2023年1-6月,编制2023年度实施方案,确定养殖场及配套的菜田、粮田和果园区域,实现养殖场-收集处理-还田地块一一对应。利用休闲地块,结合水稻基肥施用需求,按照市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工作要求,开展养殖场的粪肥收集、处理与还田工作。
2023年7-12月,开展还田区域主要作物的投肥调查,对监测点进行效果监测,根据化肥用量情况与还田粪肥的养分情况,完善主要作物粪肥还田的化肥减量施用技术,继续开展主要作物有机肥替无机肥田间试验,宣传、培训及养殖场的粪肥收集、处理与还田工作,12月底前完成2023年全年还田任务,收开展集整理相关资料,形成年度工作总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已建立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工作领导和专家指导工作机制,加强协调落实目标任务,督促做好畜禽粪肥还田所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畜牧养殖企业做好粪肥出厂前的收集、处置。做好内部管理和技术提升,控制用水量,确保出厂粪肥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禁止将消杀废水、生活污水混入发酵池。如经检测不合格,被第三方拒绝承运后果自负。如实做好日常工作台账整理,对每一批次出厂粪肥做好签字确认,为第三方工作开展提供必要便利。
第三方服务组织根据工作需要配置足够数量的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掌握各养殖场粪肥储存发酵场所容积,制定“一场一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时完成3万亩还田任务。对粪肥质量做好把关,确保承运粪肥质量符合还田要求。做好“一场一档”台账,按时报送工作进展。做好运营成本统计,形成年度工作总结,配合年度验收。
种植户须知晓粪肥还田相关政策及风险,对接收粪肥数量及施用面积签字确认。积极参加技术培训,根据技术指导做好化肥减量措施应用。配合田间试验及监测工作,为第三方施肥服务提供必要的便利。
疫控中心指导畜牧养殖场做好粪肥收集、处置。指导做好技术升级,控制用水量。
农技中心按照工作方案落实试验、监测、培训、宣传、示范、指导等工作。为第三方、种植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按时报送工作进展,形成年度技术工作总结。
各镇农业主管部门按照分配任务落实还田面积。协调推进本镇范围内粪肥还田工作,对畜牧养殖企业、第三方、种植户做好监督指导。
(二)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和实施必要性的宣传引导,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指导,畜牧部门要督促指导畜牧场做好粪污的无害化处置工作,确保还田粪肥的质量安全。农技推广部门采取科技讲座、进村入户、蹲点包片等形式,培训指导专业化服务主体、种植主体合理利用粪肥,提高粪肥还田的化肥减量效果。
(三)强化监督管理
区镇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粪污处理过程检查,定期开展还田粪肥的质量抽检,保证用肥安全。定期调度实施情况,实现粪肥来源和去向全程有据可查。规范使用项目资金,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粪肥收集处置利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