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A6305000-2024-002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委 |
生效日期: | 2024年03月11日 | 文 号: | 嘉农委〔2024〕8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嘉农委〔2024〕8号关于印发《2024年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区农业农村委相关科室、事业单位:
现将《2024年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3月11日
2024年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大。为更好地推动2024年嘉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创建成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海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严”“优”并重,切实担负起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责任。
二、目标任务
以问题突出农产品为重点狠抓药残整治,以农产品“三品一标”为抓手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深化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坚持一盯到底务求实效,实行专班管理,强化包区包片、每月抽检、定期通报、分级约谈等举措,巩固豇豆农残治理成效。落实“新”豇豆种植要求,对继续采取传统方式种植的,实施专人包地管理,落实上市前必速测要求,确保不合格不采收。因地制宜指导农户全面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提高豇豆种植组织化水平。完善豇豆收购主体名录,指导做好上市速测把关和收取、保存、再次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豇豆种植监管信息数据库,持续做好豇豆种植主体名录更新、抽样检测、执法办案信息报送等工作,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
(二)启动地产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攻坚治理。借鉴豇豆治理成功经验,对鳊鱼、大口黑鲈、鲫鱼、乌鳢、黄鳝、牛蛙等药物残留问题开展精准整治,健全建档立卡、每月抽检、包区包片、定期通报、分级约谈等机制,落实加密巡查、上市前每批速测、同步检测禁用药物和常规药物、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等综合措施,指导水产品收购商收取承诺达标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形成“管”的声势。强化对水产养殖场垂钓行为的管理,督促做好水产品和相关物料的进出场记录。
(三)巩固“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成效。持续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对所有重点品种开展针对性速测,全覆盖开展监督抽查,及时公布问题产品信息。落实药物销售台账记录限用药物施用范围要求,跟踪核查销出的限用药物实际用途,严查违规使用行为。针对草莓、韭黄等隐患较多的特色小宗品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精准治理水平。全面总结三年行动成效、经验,固化成功做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构建重点品种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四)抓好农资打假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部署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针对农资“忽悠团”,推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落实农资展销活动备案、农资打假网格化管理等要求。强化互联网平台农资监管,与市场监管、通信管理、公安等部门加强协作,组织对网络销售限用农药、禁用药物、跨区域售种等进行线索排查,形成治理合力。持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群众防范意识。
(五)全面加强监测统筹协同。监管站及村、生产主体内的农残速测设备及针对常规农药的胶体金检测卡配备到位,按时完成280件镇级精测送样任务和5万批次速测任务(其中胶体金2万批次)。统筹安排飞行抽检、监督抽查和镇级送检,避免重复取样,镇级送检聚焦种、养殖散户。全区蔬菜、水果、水产品规模化生产主体定量检测覆盖率100%,上市蔬菜农残速测覆盖率100%,监测合格率不低于99%。
(六)加快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施。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办法,全面规范生产经营主体开具使用。规模化生产主体每月电子化开证率不低于95%。加强承诺达标合格证监管,将开具使用情况纳入日常巡查检查,全面排查掌握承诺达标合格证实际开具、张贴情况,对应开不开、虚假开具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工作衔接,落实问题通报协查机制和工作会商机制,开展协调监管、联合执法,以生产端规范开具和市场端收取查验相向发力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落地。以承诺达标合格证为载体推进农产品追溯工作,加快“区块链+优质农产品”溯源应用,全面开具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
(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办案。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高豇豆、韭菜、韭黄、芹菜、草莓、鸡蛋和水产养殖重点品种抽检比例,同步加强禁限用药物检出和常规药物残留超标监管。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新要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力度,对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绿等非法添加物以及水胺硫磷、氧乐果等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农药的一律行刑衔接,常规药物残留超标的依法处罚。监督抽查问题发现率不低于2.5%,其中农兽药残留不合格率不低于1%。
(八)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深入实施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构建分层次、分类别、常态化检验检测业务技术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农产品检验检测水平。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推进基层监管站规范化建设,创建一批星级乡镇监管站和村级服务站。应用“沪农安”平台强化日常监管,实现小农户巡查检查全覆盖,确保巡查检查到位。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需掌握当地生产主体用药、药残检测参数等情况。
(九)做严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按照“严把入口关、注重过程关、公开出口关”要求,持续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到2024年底,实现全区认证率达33%的目标。优化审查机制,对新申报、续展主体鼓励实行跨区交叉现场检查,提升续展质量,确保全区年度产品续展率不低于85%。从严证后监管,联合执法部门开展绿色食品企业监管,强化监测结果应用,定期发布风险预警提示,严格落实企业年检、产品抽检、标志市场监察等制度,跨镇交叉监管覆盖率达50%,绿色食品获证主体100%做好档案电子化管理。对不合格企业和产品“零容忍”。做好农产品“三品一标”有关生产基地信息采集和更新复核工作,实施动态目录制管理,推选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十)做实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坚持“稳量提质”原则,重点培育一支懂标准、懂业务的镇级管理人员,落实《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管理规范》,到2024年底,实现全区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覆盖率达50%的目标。制定基地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利用标准宣贯、主体自查、区级检查、市级交叉检查、第三方核查等形式强化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生产单元及时退出。及时做好绿色生产基地上图信息更新维护。
(十一)提升农产品“三品一标”影响力。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奖补工作,建立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录。培养一批以驻村书记、草根网红、主体代表为核心的优质农产品推广专员。结合绿色食品宣传月、绿博会等各类展会,以视频、标语等形式开展“我为优质农产品代言”系列消费促进宣传活动。
四、工作保障
(一)持续完善责任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逐级纳入区级考核,层层压实属地责任,直到镇、村和生产主体。发挥挂牌督办、提醒敦促、限期整改、约谈等制度机制作用,推动属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工作落实,强化重点品种突出问题治理。建立经常性暗查暗访等问题发现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推动整改,并跟踪到底,有关情况纳入考核。
(二)持续优化工作机制。优化上下协同、部门联动、整体推进的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检查督导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重要时间节点应急值守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科普宣传机制,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生产消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