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17-00029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委
生效日期: 2017年10月23日 文 号: 嘉农委〔2017〕87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嘉农委〔2017〕87号

关于印发《嘉定区2017年秋季农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10-23 浏览次数: 【字体:

各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农办):

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关于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抓好2017年秋季农业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嘉定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将《嘉定区2017年秋季农业工作意见》下发给你们,请根据文件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同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2017年秋季农业工作顺利完成。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2017年10月23日



嘉定区2017年秋季农业工作意见

 

秋季农业工作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开局,也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切实抓好今年的“三秋”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农业工作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嘉定区2017年秋季农业工作将继续围绕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推进供给侧改革要求,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以“确保秋熟丰收成果到手、优化种植结构茬口、打牢明年农业丰产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严格落实中央、上海市和嘉定区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局良好。现就今年秋季农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今年“三秋”面临的形势

(一)政策方向明确,氛围持续向好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14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

2017年,上海“三农”决策咨询课题提出,上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框架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将绿色生产方式放在突出位置。

今年,区农委修订了秋播绿肥、小麦补贴政策,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通过适当增加绿肥种植补贴、逐步取消小麦补贴的政策引导,达到扩大绿肥、压缩小麦种植面积的目的,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设施建设有序,装备水平提升

农业设施水平逐年提升,“十二五”以来,我区新建高水平粮田1.1万亩,设施菜田0.5万亩,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5.2万亩设施粮田(其中高水平粮田1.7万亩)和1.4万亩设施菜田(其中保护地设施菜田0.9万亩)的建设目标任务。为提升我区农业发展水平,确保粮食、蔬菜有效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科学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目前我区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8台、联合收割机240台、水稻直播机96台、水稻插秧机85台,机械化育秧流水线 44台(套),烘干设备达133台(套),烘干能力达2600吨/批次。建成区级农机维修服务点,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抗灾能力。 

(三)准备工作充分,保障措施到位

农业机械数量充足、状态良好,农机维修、驾驶培训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到位,为水稻收割入库、绿肥田间管理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绿肥种源充足,配套栽培技术科学,可以确保今年绿肥“种得下、长得好”,种植质量和产量水平达到生产要求。“三秋”联络员队伍、技术推广队伍、安全执法队伍已准备就绪,为 “三秋”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四)气象条件多变,面临压力较大

一是“三秋”期间气象多变,出现连续阴雨概率较高,对收、种、管均会造成不利影响;二是今年水稻面积增加,收割任务加重,收割期相对拉长,面临风险较多;三是农业调结构、转方式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

二、“三秋”工作目标任务

搞好今年“三秋”工作,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今年 “三秋”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优化种植结构

一是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减少麦子、控制休耕、扩大绿肥,增加“绿肥-优质稻、休耕-优质稻”茬口比例,实现稻谷供应由“量”向“质”的转变;二是合理布局规划,力争同一种植类型集中连片,确保独立灌排,为明年早茬水稻“早耕早种、优法优质”打好基础。三是稳定蔬菜种植,确保绿叶菜种植面积,特别在冬淡期间分批次做好播种、采收,确保市场均衡供应。

(二)做好“收、种、管”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抗灾意识,做好晴、雨两套预案,组织落实好农机、烘干、仓储、配件、油料等工作。二是紧扣季节,根据绿肥类型和套播品种的共生期要求,科学安排播种时间,严把播种质量关,杜绝烂耕烂种。三是合理制定计划,确保水稻按期收获,颗粒归仓。应结合绿肥播种时间以及套播品种的共生期要求,及时收割;后茬实施深耕晒垡的田块,可根据水稻成熟情况及天气情况确定收割时间。11月30日前完成全部水稻收割任务。四是高度重视,抓好绿肥前期生产管理,提高深耕晒垡田块的作业质量,不断提升养地效果。同时,抓好蔬菜、水果和草莓等经济作物的田间生产。五是严控秸秆焚烧,鼓励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完善水稻秸秆还田操作。六是与粮食收储部门、企业做好沟通协调,确保稻谷及时收购,缓解农户仓储、晾晒压力。七是完善绿肥补贴考核机制,加大绿肥种植质量考核力度,实行分档补贴,促进绿肥种植水平提升。

(三)重视农业生产安全工作

一是“三秋”农忙前,做好农机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对拖拉机、收割机、农业机械库房、烘干机房等安全隐患部位和区域进行重点排查,消除农机安全隐患。二是“三秋”农忙期间,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安全检查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我区“三秋”农业生产安全。

(四)加快机械化播种推广力度

一是完善水稻机械化播栽(机插秧、机穴播、机条播)技术,通过秋播合理布局为明年水稻机械化播栽提供茬口便利。二是对杂草稻发生严重的地块,农业部门要重点指导采用“绿肥-机插秧”茬口模式种植。三是加强考核抽查,确保绿肥和深耕晒垡茬的地块在明年6月8日前完成水稻机械化播种工作。

(五)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以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做好全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建立创建工作协调机构,制定好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抓好措施落实。二是根据创建任务,落实创建主体和创建面积,创新社会化服务方式。将创建工作责任分类分项落实到岗到人,确保事事有人抓、环环有人管。三是明确时间节点,搞好技术服务,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监督考核,推动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成效。

(六)完善农业设施建设

一是根据嘉定区农业总体布局规划、设施农用地布局规划,继续推进高水平粮田、设施菜田建设。二是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粮田、菜田、果园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三是强化对已建农田设施项目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管护水平。

(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农业执法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做好各项监管工作。二是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三是完善嘉定区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产业融合的农业标准体系。四是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强化认证后监管,实行全面质量控制。

(八)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10月底前完成畜禽集中免疫任务,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及时开展免疫效果的检测,对抗体水平不合格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进一步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疫情的发生发展态势。

三、抓好“三秋”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确保组织落实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三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民转变思想,学会计算全年总账,主动调整种植茬口布局。各镇要围绕“三秋”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因地制宜,组织落实好秋播规划、农资准备、机械安排和收割播种等关键环节。进一步落实好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宣传、组建、管理和考核工作,确保我区家庭农场队伍稳定、质量提升。

(二)注重协作配合,强化服务指导

“三秋”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业部门要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与气象、粮食等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多方协作,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围绕“收、种、管”三大任务,通过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等途径,实行分类指导,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三)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农业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到区、镇、村(合作社)三级联动,对“三秋”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充分发挥各级“三秋”联络员、农业科技人员、农机安全执法人员、秸秆禁烧巡查员的作用,深入基层,对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开展及时有效的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确保“三秋”各项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