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18-00075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委 |
生效日期: | 2018年05月31日 | 文 号: | 嘉农委﹝2018﹞28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嘉农委﹝2018﹞28号关于印发《嘉定区2018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农业服务中心(农办):
为扎实推进今年夏季农业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确保全年农业任务的完成,区农委拟定了《嘉定区2018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2018年5月31日
嘉定区2018年夏季农业工作意见
2018年夏季农业工作即将开始,做好一年一度的夏季农业工作,对于夯实秋熟作物丰产基础、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区农业实际发展情况,现就做好今年夏季农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面临的形势
2018年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的重要一年。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一是农业发展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围绕保障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研究出台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为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已建设高标准农田6.8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6台、联合收割机253台、水稻直播机97台、插秧机120台、机械化育秧流水线51套,粮食烘干设备139台套,烘干能力达2852吨/批次,粮食抗灾能力不断增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经营面积达到3.8万亩左右。
三是夏熟茬口继续调优,准备工作充分。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约7.9万亩,绿肥、深翻茬口面积7.8万亩,占比达到98%以上,对消除季节矛盾、布局优质水稻品种生产都极为有利。目前已发放种子25.1万公斤,其中,早中熟品种14.5万公斤,经种子管理部门抽检,水稻主栽品种种子质量合格率100%。此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直播机等农机的维修保养工作以及新机手、新技术的培训工作也基本完成。
但是,今年我区夏季农业工作也面临不利形势:一是国内粮食收购价格下调,农资成本上升,粮农终端销售仍以“卖稻谷”为主,增收难度大,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较慢,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投入、高产出(产量)生产模式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难度仍然较大。三是气象条件等外部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影响依然存在,“三夏”期间气象条件变化较大;小农水、高水平粮田等建设工程存在拖尾现象,导致早茬口得不到早播种;杂草稻防除压力依然较大。
二、重点工作
(一)把握时机,打好秋熟丰产基础
紧抓农时,力争在6月15日前完成全区水稻的播种任务。一是把握早茬口比例高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充分发挥7.8万亩绿肥、深翻早茬口水稻的增产潜力;二是严把播种质量关,以合作社为单位制定机插秧育插秧计划并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做好机直播的催芽和播种工作,确保播种“时间准、质量高”,打好水稻高产基础;三是抓好水稻“一种就管”工作,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和田间肥、水管理,尤其是严格落实杂草稻防控技术要求。
(二)多措并举,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一是继续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种植户环保意识,引导种植户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二是完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强化农机、农艺结合,努力提高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质量;三是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制考核和秸秆禁烧政策,力争无秸秆焚烧情况出现;四是制定落实好相关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三)强化引导,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将区域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提升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引导农户逐步从“卖稻谷”转向“卖大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一是加强蔬菜和西甜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管理,强化产销衔接,在确保均衡供应同时提高种植效益。二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优质稻面积,提高种植效益。三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地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冷链建设,提高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四)加强管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农机安全作业常识,规范农机操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机手安全意识;加强对农机作业的安全巡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整改,确保农忙期间不发生农机安全事故。
(五)依靠科技,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坚持科技引领、效益为重、生态为先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我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集成推广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粮食作物绿色茬口模式、良种良法配套、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氮磷钾养分平衡施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五大”关键技术,注重粮田生态环境、耕地质量保护、全程机械化作业和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四大”重点工作,为促进我区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和支撑引领。
(六)落实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要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增加检测频次。做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强化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切实做好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二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依法查处和打击非法经营农药、种子和肥料的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三要切实做好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免疫管理,强化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严厉打击宰杀和出售病死畜禽的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夏季农业工作作为阶段性中心工作来抓,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区农委继续组建“三夏”联络员队伍,严格执行联络制度,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各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应联络机制,制订好抗灾应急预案,做到早预防、早落实,统筹安排种、管重点环节,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部门协调
夏季农业工作是一年当中关键的农事活动,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农业、气象、环保、水务、统计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业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工作主动性,及时沟通情况,争取各方支持,共同做好工作。
(三)加强技术指导
区农业技术部门要根据各镇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种、管”两大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实行分类指导,确保各项关键配套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四)加强为农服务
围绕夏季农业工作重点,加大农业政策、产品供需、科技服务的信息导向作用;加快各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机配备;健全基层农业综合植保、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良种繁育基地、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标准化生产基地、科技示范户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